【董事長的話】
牙醫學系50週年賀辭

本校牙醫學系創立於民國46年,僅次於台大牙醫學系(44年招生),為台灣第二所正式六年制之牙醫學系。創設之初,在師資缺乏、經費短絀、設備不足及學生流失的壓力之下,度過一段艱辛奮鬥的歲月。春去秋來,日月如梭;如今牙醫學系已然歡慶創系50週年,師生盈堂,規模完備,且是牙醫學研究所碩士班、博士班、乃至口腔醫學院之磐石,並為附設醫院涵蓋八個次專科之牙科部之基礎。

民國四十年代,台灣社會正式的牙醫師人數寥寥可數,且僅存於南北幾個都市之中,治牙密醫充斥氾濫於城鄉各角落;口腔衛生問題嚴重。為了維護國民口腔健康、培養牙醫學之教學、研究及醫療專門人才,本校牙醫學系在社會使命與教育理想之下、於資源不足的艱厄困頓之中誕生。由外科郭宗波教授擔任首任系主任,並隨即於附設醫院門診部(六合路)二樓設置一張治療椅成立牙科。其後由吳基生教授、張濟時教授接任系主任。由於草創時期的師資與設備問題,又因當時台灣社會對醫師、牙醫師、藥師等觀感與期望之差距,造成學生轉系情形嚴重,轉本校及北醫醫學或藥學等之人數相當可觀。牙醫學系創設初期每年約招收30名學生,以畢業生人數來觀察:第一屆畢業生只有4名,而直至第七屆畢業生每年都仍只有個位數,草創時期手足胼胝的艱辛耕耘可想而知。民國52年呂清寬教授擔任系主任之後,擴充學生教室及實驗室,延聘台大及國防教授支援教學,並於附院門診部附近租屋成立齒科醫院;牙醫學系漸趨於穩定。其後許子顯教授、徐水木教授接任系主任。雖然在這個篳路藍縷的時代成長,然而前七屆的畢業生卻有許多堅持理想的優秀人才,如後來對牙醫學系貢獻卓著之周肇茂教授、蔡吉政教授及林立民教授等。

創業維艱,在此特別回顧這一段草創時期,對早期的幾位系主任與老師,不計個人得失、不在意資源匱乏,奉獻心力才學之教育熱誠感到十分敬佩。

民國59年,第八屆畢業生人數提昇為30名;自此至民國65年第十四屆畢業生,每年約維持在30-40名之間。同時在民國59年入學的牙醫學系第十五屆,招生人數突破百人,第十五屆在民國66年畢業時也達到90名;此後學生入學人數與畢業生人數一直穩定地維持在百人左右。從入學人數與畢業生人數來觀察,可以察知民國53年是一個提昇的轉捩點,而民國59年則是一個躍升的分水嶺。

換言之,1970年(民國59年)起,牙醫學系已經茁壯穩健、準備邁開大步向前發展了。在辛勤耕耘下培植的牙醫學專門人才也紛紛成長而展現傲人的成果;民國64年,牙醫學系校友周肇茂教授擔任系主任,此後接任者皆為本系校友-黃景勝教授、林立民教授、阮榮泰教授、陳鴻榮教授、蔡吉政教授等。在師資提昇、鼓勵出國進修及留學校友持續返校服務、經費資源增加與儀器設備強化的多重影響下,本系之教學水準與學術研究工作也快速的成長、附設醫院牙科與牙科第二門診(市區)不斷的擴充。民國74年,在全系師生的努力下孕育出台灣第一所牙醫學研究所,為牙醫科學研究開創新紀元;五年後增設博士班,再度提昇牙醫學研究層次。民國88年,本校升格改名為高雄醫學大學時,成立了口腔醫學院,亦為台灣第一所匯聚口腔醫學教學研究相關領域之口腔醫學院;為口腔醫學院基石之牙醫學系,軟硬體設施也相對提昇,學生學習領域更加寬廣。

今日牙醫學系涵蓋八個臨床牙醫學科,以提昇口腔醫療及預防醫學之水準為目標,培養學生修習基礎、臨床與人文課程並學習口腔群體醫療體制,著重本土性及預防性之尖端研究,設置數十種貴重儀器支援研究,並採用最新教學設備-模擬臨床情境之模擬人頭組。附設醫院牙科部在這幾年來診間全面重新裝修,牙科治療椅汰舊換新,醫療品質與業務成果皆蒸蒸日上;而牙科第一門診部(市區)在董事會協助之下於民國92年開辦以來亦是成果斐然。

五十年來台灣社會文化變遷深鉅,對牙醫科學之重視與對牙醫師之尊重已達到令人欣慰鼓舞的情形。期望本校牙醫學系在這個資源豐碩的時代,能夠誠摯緬懷草創時期師長學長堅忍不拔、在困境中開創之精神;也能夠學習在成長階段校友師長們砥礪奮發、帶動蓬勃發展的動能。如此,慶祝五十週年便有深刻的意義、並有堅強的意志動能去開創未來。如此,牙醫學系便能「日就月將,學有緝熙于光明」日有所成、月有所進,開創遠景、貢獻社會。謹此慶賀本校牙醫學系五十週年。

陳田植 董事長

編按:
口腔醫學院牙醫學系於7月27~29日歡度五十歲生日,上篇文章為陳田植董事長於7月28日的「五十週年慶祝大會」中賀辭;下篇文章於7月27日本校與亞太公共衛生學術聯盟學術研究合作成立典禮中的英文致詞稿。



「高雄醫學大學、亞太公共衛生學術聯盟學術研究合作成立典禮」致詞

Prof. Chiu , Vice Minister Wang , Deputy Mayor , Prof. Patrick ,
President Yu , Ladies and Gentlemen

Good morning! It is with great pleasure and honor that I welcome you, our distinguished guests to come to Kaohsiung Medical University to attend this special occasion.

First of all, I would like to give special thanks to the Asia Pacific Academic Consortium for Public Health. By your outstanding leadership and accomplishment, you have helped to improve the health of the people of the Asia Pacific region.

Our partnership between Kaohsiung Medical University of Taiwan and the Asia Pacific Academic Consortium for Public Health to establish a Global Center of Excellence for Oral Health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led by Dr. Hsieh, the Dean of our College of Dental Medicine, will give us the opportunity to contribute our efforts in the work to improve oral health care in the Asia Pacific Region.

We are deeply honored to be given this opportunity, and I thank you all on behalf of our University.

The Ministry of Health of Taiwan and the City Government of Kaohsiung are also very supportive of our endeavors, and I would also like to take this opportunity to thank them for their continued support.

Once again, I would like to extend our warmest welcome, and hope that everyone will enjoy your stay at Kaohsiung Medical University and your trip to Taiwan. Thank you very much.


James D. Chen Chairman,
Board of Trustees, Kaohsiung Medical University
 
 
本期回首頁